微信扫码
文旅消费成为扩大消费、提振消费的生力军,“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”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。伴随“旅游赋能效应的扩大”,各省各地政府、文旅部门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投融资工作,不断探索文旅融资创新,拓宽企业融资渠道。本文一起关注文旅项目开发有哪些政策性支持资金。01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类资金政策(一)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1.重点方向:包括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、...
政策定位:城市更新的“顶层设计”与战略转型2025年5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正式进入“内涵提质”新阶段。与过去“大拆大建”的粗放模式不同,此次政策聚焦“全周期治理”“精细化运营”,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城市结构优化、功能完善、文脉赓续、品质提升的总体目标,构建宜居、韧性、智慧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城市。转型内核...
前言: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项目审批权在发改委,而专项债的资金管理权在财政部,发改委仅负责项目合规性审核(如是否纳入国家规划)。但是专项债、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均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,服务于稳增长、补短板、促发展等经济战略。01中央预算内资金、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概述总结1、超长期特别国债 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,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.3万亿元,较2...
在经济发展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,如何高效盘活低效资产已成为企业、政府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。低效资产不仅占用资源,还可能成为发展的"包袱",而成功的盘活与运营则能将其转化为新的增长点。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与数据分析,探讨低效资产盘活的有效路径及运营的核心作用。一、现状与挑战低效资产通常指长期闲置、利用率低或收益不佳的资产,包括闲置厂房、烂尾楼、老旧物业、低效土地等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...
2025年4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。会议强调: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,支持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、稳定外贸等。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。4月28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:力争6月底前下达全年“两重”项目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国项目清单,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,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。5月7日,央行推出一揽...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8日(星期四)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,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、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、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介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四条规定,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在发布会上介绍,一批配套制度机制已经出...
常见类型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流程梳理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,规定土地用途,将土地分为农用地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。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,控制建设用地总量,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。第八条指出,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。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,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,属于农民集体所有;宅基地和自留地、自留山,属于农民集体所有。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,包括耕地、林地、草地、农田水利用地、...
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,是财政政策从“短期刺激”转向“长期结构优化”的标志性事件。1.3万亿资金将精准投向科技攻关、乡村振兴、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四大领域,通过“财政+金融”协同机制撬动社会资本。企业需重点关注申报窗口期、资金匹配度、政策组合拳三大核心问题,本文将从政策背景、申报要点、配套支持及实操建议四维度展开,助力企业抢占先机。 快速导读一、政策核心:为何此时发行1.3万亿?...
前言 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项目审批权在发改委,而专项债的资金管理权在财政部,发改委仅负责项目合规性审核(如是否纳入国家规划)。但是专项债、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均为国家宏观调控工具,服务于稳增长、补短板、促发展等经济战略。 中央预算内资金、超长期特别国债、 专项债概述总结 1、超长期特别国债 根据2025...
在2025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,企业项目开发面临“稳增长”与“调结构”的双重挑战。中央财政政策工具的创新与协同,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。本文从超长期特别国债、专项债券、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政策性银行贷款五大维度,剖析政策框架与实操路径,助力企业精准谋划项目,实现政策红利最大化。一、超长期特别国债:战略级项目的核心引擎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发行1.8万亿元(含1.3...